6月1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强调,科技部和工信部要携手联动,把装备制造确立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战场。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全球消费品大多是“中国制造”,但这些消费品的品牌、生产的装备,却绝大部分来自国外。李克强最后强调,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关键,是推进“中国‘智’造”。“集众智者成大事”,要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十几亿人层出不穷的新鲜点子,激发市场活力,真正推进中国制造的智能转型。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尽管“中国制造”已走遍世界,但大量代工生产的产品还停留于技术含量低、附加价值小、产业关联度差、出口竞争力弱的简单消费品层面,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带来的全球性经济下行压力,以及发展中国家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发达国家推进“再工业化”进程的国际经济格局变化,将“中国制造”发展为“中国‘智’造”,不仅契合推进“中国制造2025”、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的现实需要,更是有效提升我国外贸产品技术含金量和市场竞争力的大势所趋。 推进“中国‘智’造”,就要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抓手。时至今日,传统的发展动能已大幅减弱,旧有的增长方式更是难以为继,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能寄望于少数研究人员坐在房间里闭门造车,而是要充分调动从普通员工到管理者在内全体国民的聪明才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失为集思广益、广纳群贤的有效渠道。这不仅需要政府降低门槛、加大投入、简政放权的政策引领,也需要社会尊重知识、爱护人才、崇尚创造的环境支撑,更仰赖国民不媚世俗、发挥潜能、干事创业的热情活力。 推进“中国‘智’造”,就要致力于服务业发展的结构性调整。大力发展服务业,不仅包括传统服务业,还包括新兴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以及与制造业相辅相成的服务性行业,从而走出重制造轻设计、重流通轻售后的发展误区。比如,通过税收、股权激励等多种措施,做大做强研发、设计、营销等服务环节,推动工业向中高端迈进;开发新一代信息产品,发展电子商务,扩大信息消费;顺应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需要,增强交通、环保、养老等公共服务功能;提高农技农机等综合服务水平,支撑现代农业发展。要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依法依规为服务业发展最大限度“松绑”。 推进“中国‘智’造”,就要把装备制造确立为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作为“生产‘生产资料’的行业”,装备制造业是科学技术和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最具深度、最有影响的产业,堪称带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动机,其事关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化产业发展、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军事安全的基础与关键性意义不言而喻。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发展已为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奠定良好基础,目前高铁、核电等装备正在进入国际市场,“一带一路”战略和组建亚投行,更为中国装备的良性发展与国际合作创造良机。“中国‘智’造”主打装备产业,彰显势在必行、志在必得的科学定位与战略抉择。(张玉胜) |